电车维修店现在既有一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分析如下:
机遇
- 市场增长潜力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虽截至2023年6月底燃油车保有量约为新能源汽车的20倍,但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罗兰贝格预测到2025年乘用车售后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其中约3000亿元来自新能源车的售后维保。电车保有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维修需求。
- 专业维修店少: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现存汽车维修相关企业达90万家,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仅1万多家。大量传统汽修店还未完成向电车维修的转型,市场上专业的电车维修店相对较少,竞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完全显现,有一定的市场空白等待填补。
- 政策支持: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公开维修技术材料。2024年4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经营业务条件》新增新能源维修有关要求,有利于促进电车维修产业规范发展。
挑战
- 技术难度高:
- 知识技能更新难:电车与传统燃油车构造和技术差异大,以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三电系统替代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维修需掌握电子、通信、电路等知识,现有维修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难以满足。
- 检测设备成本高:维修电车故障需通过各种专业设备检测,设备成本高昂,增加了开店的资金投入和经营成本。
- 核心技术难突破: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对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及技术严密控制,一般维修店难以获取相关技术资料和配件,缺乏维修能力。
- 市场竞争激烈:
- 4S店竞争压力大: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的直营模式和4S店,以透明价格和极致用户体验吸引客户,许多电车车主为了享受质保和专业服务,更倾向于选择4S店进行维修保养。
- 连锁品牌冲击:途虎养车、天猫养车、京东养车等互联网汽修连锁势力不断扩张,具有品牌、资源和规模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给独立的电车维修店带来竞争压力。
- 经营成本高:
- 设备投入大:购买专业维修设备如电池检测设备、电机故障诊断仪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 人力成本高:培养或聘请专业的电车维修技术人员成本较高,不仅要支付较高的薪酬,还需要投入培训成本。
- 配件库存压力:电车配件种类繁多且专车专用性强,为了满足维修需求,需要储备一定量的配件,占用大量资金和库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