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电车存在成本、技术、基础设施、安全等多方面的缺点,具体如下:
- 成本高昂
- 车辆制造成本高:氢燃料电池技术尚未成熟,导致燃料电池价格昂贵。例如一个50千瓦的燃料电池成本高达100万人民币,而同等输出功率的汽油机仅需几万元。
- 使用成本高:制氢过程能耗大,如50度电才能制取1公斤氢气,而这1公斤氢气反过来只能发20度电。加氢成本也较高,目前约30人民币/千克,且行业内缺乏大规模投资布局加氢站的企业,日常加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
- 技术难题有待突破
- 能量转化效率低:若用电解水制氢,再将氢气用于车辆发电,整个过程能量损失大,单独驾驶的能耗可能不如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经济环保。
- 续航不稳定:理论上加满氢气的车辆续航可达300公里,但实际使用中往往只有170-200公里,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
- 占用空间大:氢气密度小,要达到与电动汽车类似的续航,储氢空间占用大,约为同等续航电池包的5-6倍,还需额外的安全层和压力调节系统,进一步增加了体积和重量,压缩了车内乘坐和储物空间。
-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加氢站数量少:加氢站建设成本高,且分布不均匀,即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存在加氢站无法工作或处于维修关闭状态的情况,导致车主用车困难。
- 建设难度大:加氢站占地面积大,在城市中选址困难,并且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推广阻力大。
- 安全性存在隐患
- 氢气性质活泼:氢气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0%~75.6%(体积),无论是转运、储存还是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极高。
- 安全系统复杂:为确保安全,氢能源电车需要配备复杂的安全系统,增加了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成本,也可能会影响车辆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