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停放不动时通常会掉电,这一现象被称为“静置掉电”或“自放电”,以下是具体原因:
- 电池自身特性: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即使在车辆静置时也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这是导致自放电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锂离子电池,在没有外部负载的情况下,电池内部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之间会存在一些微小的电流通路,使得锂离子在电极之间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迁移,从而导致电量的消耗。一般来说,质量较好的新电池自放电率相对较低,可能每天掉电在1%以内;而一些老化的电池或者质量较差的电池,自放电率可能会达到每天2%-5%甚至更高。
- 车辆电子系统耗电:即使电车处于停放不动的状态,车辆的一些电子设备依然在工作,比如车辆的防盗系统,它需要时刻保持警戒状态,监测车辆周围是否有异常情况;还有车载电脑,它需要维持一些基本的设置和数据存储,这些都会消耗一定的电量。通常情况下,这些电子系统在静置时的耗电量相对较小,但长时间积累下来,也会导致明显的电量下降。
- 环境温度影响:环境温度对电车的掉电情况也有很大影响。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会变慢,但同时电池的内阻会增大,这会使得电池的自放电现象加剧,掉电速度加快。例如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中,电车停放一周可能会掉电10%-20%左右。而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变得更加活跃,也会加速自放电,比如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停放的电车掉电速度可能也会比常温环境下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