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现在常用的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类:
铅酸电池
- 特点:技术成熟,成本较低,能高倍率放电,安全性好,可回收性好。但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低,体积和重量大,循环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一般约为500次。
- 应用场景:在一些对成本敏感、续航要求不高的低速电动车,如电动三轮车、老年代步车以及部分电动自行车中仍有广泛应用。
镍氢电池
- 特点:单体电池寿命较好,大电流充放电特性优于铅酸电池,无记忆效应。不过,镍氢电池串联电池组的管理问题较多,过充电易导致单体电池隔板熔化,使整组电池失效,且价格相对较高,能量密度也不如锂离子电池。
- 应用场景:曾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如丰田的普锐斯、本田的CivicHybrid等。
锂离子电池
- 三元锂电池
- 特点:能量密度高,能满足车辆长续航需求,低温性能好,在低温环境下容量保持率和充放电效率相对较高。但高温稳定性较差,安全性相对磷酸铁锂电池低,制造成本也较高。
- 应用场景:在对续航里程要求较高的中高端纯电动汽车上应用广泛,如特斯拉Model3、北汽新能源EU260等。
- 磷酸铁锂电池
- 特点: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电池正极耐受温度可达800℃,循环寿命长,可达到2000次左右,放电稳定,价格相对三元锂电池便宜。但比能量不到钴酸锂电池的一半,能量密度较低,低温下充电效率低。
- 应用场景:常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电动汽车,如比亚迪的部分车型比亚迪e6、比亚迪秦、比亚迪唐等。
- 钴酸锂电池
- 特点:生产技术成熟,比能量高,大约是磷酸铁锂电池的2倍。但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相比镍钴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电池要稍差些,且成本较高,安全性相对较低。
- 应用场景:早期曾应用于一些高端电动汽车,如特斯拉ModelS。
其他电池
- 钠硫电池:比能量高,是铅酸电池的三倍,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但使用环境温度要求较高,一般需在300-350℃的高温下工作,且成本昂贵,安全性风险较大,目前应用较少。
- 燃料电池:将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理论上可实现无限续航。但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昂,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目前主要处于示范应用和研发阶段,如丰田Mirai是一款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