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国产电车店是否赚钱没有确定的答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有利因素
- 市场需求增长:据乘联会数据,2021-2023年小城县乡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42万台、103万台和264万台,2020年小城县乡市场新能源销量占比25%,到2024年5月达33.8%。消费者对国产电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很多家庭在增购车辆时会考虑新能源车。一些国产电车品牌还推出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使用场景的车型,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不限行等政策,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间接促进了国产电车的销售。部分地区还有充电桩建设补贴等政策,对于开设国产电车店配套充电桩业务有一定的扶持作用。
- 品牌与技术提升:国产电车品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电池续航、智能驾驶、充电速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国产电车品牌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为开店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品牌基础。
- 利润来源多元:除了车辆销售本身的利润,还有金融贷款返佣、售后维修保养、精品配件销售等收入来源。例如金融贷款方面,4S店与银行合作成功推销车贷后,可获得贷款金额一定比例的返佣,如5年车贷返点普遍是贷款金额的10%左右。
不利因素
- 市场竞争激烈:国产电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众多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还有特斯拉等国外品牌的冲击。众多品牌的涌入使得市场饱和度逐渐提高,消费者的选择增多,对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各品牌之间经常打价格战,压缩了利润空间。
- 资金压力大:开设国产电车店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以县城为例,200多平方米的门店年租金可能就要50多万元,每月员工薪资、水电费等开支七八万元,并且每次购车需垫付大量资金,至少要1000万。
- 运营成本高:除了租金和购车资金,店铺的装修、设备购置、人员培训、营销推广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国产电车的技术更新换代快,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员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以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 消费者认知与担忧:虽然整体上消费者对国产电车的接受度在提高,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国产电车的质量、安全性、保值率等存在疑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市场教育和客户沟通,增加了销售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