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高端车领域是有电车的,像蔚来、特斯拉、宝马i系列、奔驰EQ系列等都推出了高端电车产品。不过,过去曾有观点认为高端车中电车占比较小,主要有以下原因:
技术层面
- 高速性能短板:电机在高速运转时会切割电磁场产生逆电流,与驱动电流方向相反,导致能量损失。同时,高速状态下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机和导线热损耗增加,还存在消磁问题,使得电机高速性能受限、能耗大增。相比之下,内燃机在高速时加速有力,能持久保持高速度。
- 续航焦虑问题:尽管如今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但相比燃油车加油的便捷,电车充电时间长,且在高速行驶、低温等情况下续航里程会大幅缩水,让消费者在长途出行等场景中存在担忧。
产品与市场层面
- 传统品牌转型问题:像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高端品牌,在电动化转型初期,部分产品是“油改电”,受燃油车构造限制,存在电池数量少、车内空间小、续航有限、电池防护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在智能化方面也相对保守,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 市场认知与消费观念:在一些消费者观念中,传统高端燃油车品牌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品牌文化和形象,代表着身份地位和豪华体验。而电车发展时间较短,部分消费者对其豪华感和高端属性的认知尚未完全建立,尤其是在中低线级城市,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更大,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传统高端燃油车。
- 产品同质化较严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相对简单,不同品牌在核心技术上的差异逐渐缩小,难以像传统燃油车那样,通过发动机、变速器等的不同组合来形成明显的产品差异化。
成本与基础设施层面
- 制造成本因素:高端电车要实现长续航、高性能等,需使用大量高能量密度电池、先进的智能驾驶硬件等,制造成本高,导致售价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需求。同时,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成本下降空间有限,也影响了高端电车的价格竞争力。
- 基础设施不足:高端电车的使用依赖完善的充电设施。在一些地区,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以及充电桩兼容性、使用便利性等问题,给高端电车用户带来困扰,影响了消费者购买高端电车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