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并非都不缺芯,部分纯电车仍面临缺芯问题,部分纯电车通过一些策略和优势缓解了缺芯压力,具体情况如下:
面临缺芯问题的纯电车
- 市场需求导致供应紧张:汽车电动化使得仅动力系统芯片需求量就是燃油车的2倍,智能化又使芯片需求达到原来的8-10倍,未来几年汽车芯片需求年化上涨预计接近20%,但全球8寸晶圆产能增长率约4%,且只有部分能做车规产品,供需失衡导致包括纯电车在内的汽车行业缺芯。
- 芯片自身特点及供应链问题:车规级芯片具有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等“五高”特性,开发、认证和导入测试周期长,一般要3-5年。并且汽车芯片供应链固化,寡头市场格局明显,新玩家难进入,扩产艰难,一旦主要供应商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芯片短缺。
不缺芯或缓解缺芯问题的纯电车
- 比亚迪:比亚迪不仅生产汽车,还拥有半导体业务,覆盖了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具备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能够自给自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芯压力。
- 特斯拉:特斯拉有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能更早了解供应链情况并采用多家供应商保证供应。还具备自研芯片的能力,其自动驾驶芯片是行业标杆,面对芯片短缺时,芯片团队有能力自研或者寻求替代芯片。此外,特斯拉有很强的谈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确保优先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