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车干滴滴是否赚钱没有绝对答案,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有利因素
- 成本优势
- 能耗成本低:电车每公里电费约为燃油车的1/3-1/4,若日均行驶300公里,月省油费约2000-3000元。
- 保养成本低:电动车结构简化,保养主要检查三电系统,保养周期长,年均保养费用约500元,相比燃油车的年均3000元左右大幅降低。
- 政策优惠:部分城市对新能源网约车免收购置税、发放运营补贴,或提供专用牌照,降低了购车和运营成本。
- 市场需求
- 订单量有保障:在一二线城市,通勤、商圈、交通枢纽等出行需求持续,网约车单量稳定,如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日均订单量破百万,部分二线城市日均也有20-30单。
- 环保优势:电车无尾气排放,对于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更具吸引力,在一些对环保要求高的城市可能更受欢迎。
- 平台政策
- 保底收入:2025年滴滴在多地推出流水保底活动,如北京司机在线9小时以上,有效完单25单,保底570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收入。
不利因素
- 初期投入高
- 购车成本:电动车价格一般在12-18万元,相比一些低价燃油车成本较高,需要较长时间回本。
- 续航与充电问题
- 续航焦虑:即使标称续航400-600公里的车型,冬季开空调等情况下续航可能打7折,实际续航降至300-400公里,需要合理规划充电。
- 充电时间长:快充从30%充至80%需30-40分钟,可能影响接单连续性,尤其是在高峰时段。
- 市场竞争
- 司机数量多: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城市司机饱和,如成都、重庆司机数量超10万,要想获得更多订单,可能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或优化接单策略。
- 政策风险
- 准入标准:部分城市设定网约车轴距≥2650mm、续航≥400km等要求,购车前需确认当地准入标准,否则可能无法合规运营。
- 平台抽成:平台抽成比例一般在20%-30%,若抽成比例提高或运价降低,会影响实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