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后轮鼓刹的原理是利用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制动,具体如下:
- 主要部件:鼓刹主要由制动鼓、制动蹄、制动分泵、回位弹簧等部件组成。制动鼓安装在轮毂上,随车轮一起旋转;制动蹄位于制动鼓内侧;制动分泵用于推动制动蹄;回位弹簧则在制动结束后使制动蹄恢复到初始位置。
- 制动过程:当驾驶员操作刹车时,比如踩下刹车踏板或捏动刹车手柄,刹车系统中的制动液压力会发生变化。对于液压制动的电车,制动液在压力作用下会进入制动分泵。制动分泵内的活塞在制动液压力的推动下,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制动蹄。制动蹄在活塞的推动下绕支点向外张开,使其与旋转的制动鼓内表面紧密接触。由于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存在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会阻碍制动鼓的旋转,进而使车轮减速直至停止。对于采用线拉式制动的电车,当捏动刹车手柄时,刹车线会被牵动,刹车线的拉力传递到制动蹄上,使制动蹄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向外扩张,与制动鼓内表面接触产生摩擦力,实现制动。
- 制动结束: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或刹车手柄时,制动分泵内的压力消失,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制动蹄被拉回原位,与制动鼓内表面分离,车轮不再受到制动摩擦力的作用,车辆可以继续正常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