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一定情况下是会有静电的,主要原因如下:
- 摩擦起电:电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不断摩擦,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分别带上正电荷和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此外,车辆内部人员的衣物之间、衣物与座椅等内饰之间的摩擦,也会产生静电。比如我们冬天脱毛衣时,经常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还能看到火花,这就是衣物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电车内部的情况与之类似。
- 空气干燥: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电荷不容易通过空气中的水汽传导到其他物体上,而是更容易在物体表面积累,从而使电车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像在我国北方的冬季,空气湿度通常较低,电车出现静电的现象就会相对更频繁。
- 绝缘材料的使用:电车上有很多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等。这些材料在与其他物体接触摩擦后,更容易产生静电,而且由于它们的绝缘性质,静电不容易传导出去,会在材料表面聚集。例如,电车的塑料内饰部件在与乘客的衣物接触摩擦后,就可能产生静电并积累起来。
- 电气系统的影响:电车的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一些物体可能会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物体表面电荷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静电。另外,电气系统中的一些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也可能会产生微小的静电,这些静电如果不能及时导走,也可能会积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