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实施后,新生产和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是国标电车。对于已购买的非国标电车,消费者并非必须使用国标电车,但从长远和多方面考虑,使用国标电车有诸多好处和必要性,具体如下:
政策法规要求
- 上牌与上路规定:只有符合国标的电动车才能顺利上牌并合法上路,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可能无法上牌,或只能申请临时牌照,过渡期结束后将面临无法上路甚至强制报废的结局。
- 生产销售限制: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GB17761—2024标准,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这从源头上限制了非国标电车的供应,促使消费者选择国标电车。
安全性能保障
- 速度与冲击力可控:国标电车最高时速限定在25公里/小时,相比速度更快的电动摩托车等,在意外情况下能及时刹车,可大大缩短刹车距离,降低事故风险。且相应的冲击力也较小,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相对较轻。
- 质量控制严格: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获得3C认证、合格证等,这使得国标电动自行车的质量相对可靠,故障概率较低。
- 制动等性能提升:如GB17761—2024新标准提升了制动性能要求,减小了车辆最大制动距离,鼓励安装后视镜等,从多方面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
管理与使用便利
- 上路门槛低:国标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上路不需要驾照,免费上牌照,管理也相对宽松。即使不小心违规违章,对驾照也不会有影响,而电动摩托车等属于机动车,违规可能会面临罚款、扣分等处罚。
- 符合城市交通需求:适合城市内短距离出行,用于买菜、接送孩子、日常上下班等非常方便,能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