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保值率较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技术与产品特性
- 更新换代快:电车技术发展迅猛,车辆配置、算力、动力电池容量和密度等不断提升,续航里程和智能化水平持续进步。如几年前续航200多公里的电车,如今已被400-500公里续航的车型取代,新车型不断涌现使老款车迅速失去竞争力。
- 电池衰减问题:电池是电车核心部件,其性能随时间和使用强度下降,影响续航和车辆整体性能。环境因素(高温或低温)、充电习惯(频繁快充)、使用强度(营运车辆行驶里程多)都会加速电池老化。一般使用4年后电池衰减率可达25%,且更换成本高昂,豪华品牌电池更换费用超20万元,主流品牌如小鹏P7更换电池需8-10万元。
市场与行业因素
- 保有量相对低:尽管电车销量逐年上升,但整体汽车市场中,其保有量仍低于燃油车,难以形成成熟稳定的二手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度和市场认可度不足,导致保值率受限。
- 新车价格波动大:近年来汽车价格战激烈,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频繁下调新车价格,特斯拉等品牌多次降价,使二手车价格也随之下降,车主出售车辆时损失较大。
- 评估标准不统一:二手电车评估缺乏统一专业标准,除官方渠道外,市场上权威评估机构少,尤其电池折旧率计算无统一方法,车商在交易中话语权大,消费者难判断车辆真实价值和车况,购车风险增加。
品牌与服务因素
- 品牌认可度差异:部分豪华品牌电车保值率较高,如保时捷卡宴插混版、特斯拉ModelX等,但多数新势力和小众品牌因成立时间短、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不足,保值率较低。
- 售后权益受限:很多电车品牌的首任车主权益多,如终身质保等,但二手车车主无法享受,需承担电池维护或更换等潜在成本,降低了二手车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