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池底座散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式:
风冷散热
- 自然风冷:通过设计电池底座及车辆底盘结构,形成特定的散热风道,利用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气流,使空气在电池底座与电池之间流动,带走热量。例如早期的NissanLeaf电动汽车,就采用自然风冷方式。
- 强制风冷:在电池底座或车辆相关位置安装冷却风扇等设备,主动抽取外部空气,加速空气在电池底座及电池组间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如一些电车在电池底座一端安装冷却风扇,另一端留通气孔,使空气在电芯间隙流动散热。
液冷散热
- 冷却板液冷:在电池底座安装冷却板,冷却板内有冷却液通道,冷却液在通道内循环流动,吸收电池底座及电池产生的热量,达到散热目的。像特斯拉4680CTC电池包内部的蛇形冷却板,还有基于方形电池的蜂窝结构冷却板,都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和冷却通道来提高散热效果。
- 浸没式液冷:将电池及电池底座等部件完全浸入绝缘的冷却液中,如绝缘油和氟化液等。这种方式能使电池与冷却液充分接触,散热效率高,可确保电池平均温升不超过5℃,各电池间温差仅为2℃。
其他散热方式
- 散热翅片散热:在电池底座表面设置散热翅片,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热量传导和散发。如平潭煜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就在电池箱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
- 导热硅胶片辅助散热:在电池与电池底座之间填充导热硅胶片,将电池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底座,再通过底座及其他散热方式将热量散出。导热硅胶片还具有绝缘、减震等作用,可保护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