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强制电车充电的情况:
- 车辆自身系统设定
- 电量低于阈值:对于插电混动汽车,如比亚迪秦等车型,当纯电模式下电池电量消耗至一定阈值时,车辆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混合动力模式,强制发动机启动为电池充电。如比亚迪宋Ldmi,电量降到16%时会自动跳到HEV模式,发动机介入并充电。
- 低温环境:在严寒低温时,比如气温接近0度或更低时,部分新能源车电池性能会受限,车辆为了保护电池、给乘员舱供暖以及为电池助暖,会强制切换到燃油模式或启动辅助加热系统为电池充电,如比亚迪的一些新能源车型在极寒天气下会强制HEV。
- 充电设施运营规定
- 超时占用:在公共充电站,为提高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防止充电车位被长时间占用,一些充电运营商会设定充电时长限制。例如ElectrifyAmerica规定,充电量达到85%时,电源会被切断,如果车主在10分钟的宽限期后还是没有拔掉充电插头,将会被收取额外的空闲时间费用。
- 电网负荷调整:在电网负荷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情况下,电网运营商可能会与充电设施运营商协同,对部分充电桩进行限流或限时充电等操作,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但这种情况通常较少直接针对个别电车用户实施强制充电,更多是对充电设施进行整体调控。
- 特殊场所或管理要求
- 特定区域规定:在一些特定的封闭区域,如大型工业园区、景区等,管理方可能为了统一管理、节能减排或其他原因,要求进入该区域的电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充电。
- 消防及安全需求: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情况时,如在一些小区整治行动中,消防部门或物业可能会要求车主将电动车统一停放到指定的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以消除“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带来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