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时电车不开也掉电,主要有电池本身特性、车辆自身及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 电池化学活性降低:目前电动车多使用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低温会使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减慢,电解液的导电性变差,离子扩散速度也会变慢,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电池容量下降,从而出现掉电现象。以铅酸电池为例,当环境温度在25°C时,电池能够正常储存和释放电能,但温度降到25°C以下,其储电量会自动减少10%至20%,如果气温进一步降至10°C以下,储电量可能会下降30%左右。
- 电池自放电:即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电池本身也会存在自放电现象。这是因为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会持续发生一些微小的化学反应,导致电量逐渐损耗。在低温环境下,虽然自放电速度可能会比常温时稍慢一些,但由于电池本身的活性降低,其自放电对整体电量的影响会相对更明显。
- 车辆系统耗电:电车的一些系统和设备在车辆静止时也会消耗电量。比如车辆的防盗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会持续运行以保证车辆的安全和正常状态,天冷时也不例外。一些具有恒温座舱功能的电车,为了保持座舱内的温度适宜,车辆会消耗电量来运行加热或保温设备。
- 线路和电子元件问题:低温环境可能会使电动车的线路出现收缩、变硬等情况,导致线路的电阻增大,从而使电量消耗增加。此外,一些电子元件在低温下的性能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漏电或短路等问题,进而导致电量的损耗。
- 胎压过低:天冷时,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活动会减弱,胎压可能会随之降低。胎压不足会使电动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车辆行驶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即使车辆不开,在移动车辆或者车辆受到风力等外力作用时,也会比正常胎压时消耗更多的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