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具行业外贸形势呈现出多面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市场需求
- 整体规模增长:2023年全球餐具市场规模预估为114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924亿美元,预测期间(2024-2032年)内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9%。
- 地区差异明显:从全球区域来看,市场潜力呈梯度发展,欧洲和北美市场规模较大,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也有一定的增长潜力。美国是最大的餐厨用具进口国,对厨具需求多样,高端需求增长快。亚洲市场对中低端厨具需求较大。
- 消费需求多元:消费者群体更加年轻化,年轻家庭和专业厨师对厨具需求不同,前者注重美观实用方便,后者看重性能和耐用性。智能化、定制化、环保型厨具受青睐,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对品质和个性化要求提高。
竞争格局
- 中国占据优势:中国在全球餐厨用具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中国在钢铁、陶瓷、玻璃餐厨用具的全球出口额占比分别达到67%、66%和49%。
- 国际品牌强势:国际品牌如德国的WMF、法国的LeCreuset等在高端市场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优势和较高的品质标准,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
- 新兴品牌挑战:新进入者不断带来竞争压力,一些新兴国家的品牌凭借地缘优势和成本优势,在部分市场逐渐扩大份额,如美国市场中墨西哥、加拿大、印度等国正分食中国的市场份额。
贸易环境
- 政策支持:国内政府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支持政策,“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建设等也为厨具外贸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 贸易壁垒: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存在关税壁垒、反倾销税等限制措施,美国和欧洲对中国产品曾征收更高关税。同时,各国技术壁垒和质量标准的提高也增加了出口难度。
- 汇率波动:国际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外贸厨具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下降,影响企业利润和市场份额。
销售渠道
- 线下为主:线下销售渠道如超市、家居卖场、百货商场等仍是主要销售方式,占比约65%。
- 线上增长: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速,为厨具外贸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具有便捷、价格优势等,能有效连接国内外市场,成为推动厨具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