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修电车的原因

2025-03-10 06:02:00  阅读 12 次 评论 0 条

这里的“电车”推测为新能源汽车,没人修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技术层面

  • 专业知识要求高:新能源汽车以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为核心,与传统燃油车以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为主的机械部件完全不同。维修电车需要掌握电池管理、电机控制、电控系统等复杂的电气化和智能化知识,传统燃油车维修师傅的经验难以直接移植。
  • 技术更新快:新能源汽车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有新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等出现。维修人员需要持续学习,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这对维修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本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人才层面
  • 专业人才短缺:据工信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预计有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占80%,相当于82.4万人,而目前我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能人员不足10万人。
  • 人才培养难度大:虽然开设汽车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000所,但进入汽车产业的毕业生比例仅为28.3%,职业本科的毕业仅为32%。且很多专业人才毕业后先流入主机厂的售后服务中心,进入一线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岗位的技能人才有限。

配件与设备层面
  • 配件供应受限: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基本在“三电”厂商和主机厂手里,主机厂对这些零部件及技术有着严密的控制。一些车企经营出现问题后,车辆的零部件更难买到,第三方维修店难以获得稳定的原厂配件供应。
  • 设备投入成本高:维修新能源汽车需要专用的设备,如电池均衡仪、BMS诊断工具等,这些设备价格昂贵,且部分设备还需厂商授权才能使用。对于维修店来说,购置这些设备的成本较高。

市场与政策层面
  • 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维保中心多采取直营模式,加上途虎、壳牌等售后企业从新能源技术培训、门店认证等角度切入市场,留给第三方维修店的市场空间较小。
  • 政策标准不完善:尽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在不断完善,但在很多细分场景下,仍需要持续完善,导致维修市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修行业的发展。

如果这里的“电车”指的是电动自行车,没人修的原因主要是利润低、维修技术简单用户可自行解决、缺乏专业维修网点等。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4353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