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电车护板材质有以下几种,它们各有优缺点:
金属材质
- 铝镁合金
- 优点:具有密度低、重量轻的特点,一般比锰钢材质轻很多,能有效减轻车身重量,对电车的能耗影响较小;散热性能良好,有助于电池等部件在工作时保持合适的温度;防锈性能较好,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雨水、泥土等的侵蚀。
- 缺点:相比锰钢,其硬度相对较低,在受到高强度撞击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变形等情况;价格相对较高。
- 适用场景:适合主要在城市道路行驶,偶尔行驶在非铺装路面的电车。比如日常通勤、短途出行等场景,能在保证一定防护性能的同时,兼顾轻量化和散热需求。
- 锰钢
- 优点:强度高,耐撞性强,变形小,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对于经常行驶在坑洼、崎岖路面或可能遭遇较大外力撞击的电车来说,能提供更可靠的保护;抗腐蚀性较好,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生锈。
- 缺点:重量较大,会增加车身重量,可能导致电车能耗上升,续航里程缩短;由于重量大,安装和拆卸相对麻烦。
- 适用场景:适合经常越野、走烂路、去露营的电车车主。例如经常行驶在乡村土石路、山区道路等复杂路况的车辆,锰钢护板能更好地保护底盘和电池。
- 高强度钢
- 优点:强度极高,如岚图梦想家EV纯电版采用的1500兆帕强度钢,能有效防止底盘剐蹭,侧面和底部的抗压能力强,可在极端情况下为电池等部件提供足够防护。
- 缺点:重量大,同样会带来能耗增加等问题;成本较高,一般在高端车型或对安全性能要求极高的车型上使用。
- 适用场景:对车辆安全性要求极高,且不介意增加一定能耗和成本的用户,或者车辆本身定位高端、注重安全防护的车型。
非金属材质
- 塑钢(树脂)
- 优点:重量轻,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韧性,在受到小的撞击和刮擦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可避免一些电气安全隐患。
- 缺点:强度相对金属材质较低,容易破损,在受到较大外力撞击时,防护效果可能不佳;耐用性较差,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老化、脆化等现象。
- 适用场景:适合主要在城市平坦道路行驶,对防护要求不是特别高,且注重成本和轻量化的电车。
-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
- 优点:重量轻,相比金属材质可实现重量约轻30%;具有抗穿透性,机械性能稳定,能有效保护电池免受石头碰撞或其他损坏;可设计性强,能根据不同车型和需求进行定制。
- 缺点: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可能不太容易购买到。
- 适用场景:一些追求极致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高端电车,或者对材料性能有特殊要求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