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车续航虚标吗

2025-03-11 07:40:09  阅读 12 次 评论 0 条

部分国产电车存在续航虚标情况,但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国产电车都续航虚标,以下是具体情况分析:
相关数据及案例

  • 消协数据:202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72%的新能源车主投诉实际续航不足标称值80%,部分车型冬季续航达成率跌破50%。
  • 市场监管总局抽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查指出,31款热销车型中24款存在实验室数据与真实路况偏差超20%,最高达43%。
  • 具体车型案例:如吉利极氪001的2023款WE版100kWh车型,官方公布续航里程741公里,实测525.1公里,折扣率70.9%;极氪007的2024款后驱智驾版100kWh,官方续航870公里,实测仅504.7公里,折扣率58.0%。

虚标原因分析
  • 测试标准与实际驾驶差异:国内采用CLTC测试标准,是在台架上模拟日常驾驶条件得出的续航数据。CLTC循环测试虽增加了城市拥堵等模拟比例,但与真实驾驶仍有差距。实际驾驶中,环境温度、驾驶习惯和路况等因素都会使电耗增加,如冬季低温电池性能下降,续航可能减半;开空调等电器设备也会消耗电能。
  • 车辆设计与成本考量:部分国产车企为控制成本,在内饰和车内空间上投入较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而非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等情况下需要加热才能完全放电,会消耗一部分能量,影响续航。
  • 车企营销因素:一些车企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可能过度强调理想状态下的续航数据,在宣传时未充分说明实际使用中可能影响续航的因素,给消费者造成较高预期。

表现较好的方面
  •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发展,一些国产电车企业在电池技术、能量管理系统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提升,努力提高续航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使部分车型的续航表现较为出色。
  • 部分车企重视:一些国产车企重视续航真实性,通过优化设计、提高电池管理水平等方式,尽量缩小理论续航与实际续航的差距。比如广汽埃安的AIONSPlus等车型,在正常工况下续航达成率相对较高,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4496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