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趋势来看,未来电车换电池成本预计会逐渐降低,以下是具体分析:
- 成本下降的依据
- 价格预测:据环球网报道,高盛预测到2026年电池价格将降至每千瓦时80美元,2030年可能进一步降至64美元/千瓦时。RMI则更为乐观,认为2030年电池组价格可能低至32美元/千瓦时。若按此预测,对于常见的75kWh电池组,2030年成本可能在240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7400元。
- 原材料因素:锂、钴等电池金属价格占电池成本近60%,金属价格下滑贡献了电池价格下降的40%以上,且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供过于求状态可能持续到2028年,为电池价格下降提供空间。
- 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近年来至少提升30%以上,同时生产制造成本更低,推动电池成本下降。
- 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快速上涨,市场竞争激烈,车企对动力电池厂商议价能力较强,驱动动力电池价格下降。
- 回收产业发展:电池回收产业不断发展,可使部分原材料得到循环利用,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进而降低电池整体成本。
- 可能存在的变数
- 车企策略影响:汽车制造商为促进新车销售,可能在消费者需要更换电池组时提供较高报价,导致实际更换成本高于预期。
- 特殊车型或品牌:对于一些高端、豪华或已停产的电车车型,由于零部件供应、技术复杂性等原因,电池更换成本可能仍会较高。如据澎湃新闻报道,有奔驰EQC车主收到高达22万元的电池更换报价单。
- 新技术应用问题:若出现新的电池技术变革,如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可能在初期因技术不成熟、产能不足等,导致电池更换成本不降反升。不过高盛认为,金属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和行业壁垒可能会进一步推迟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