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一撞就着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电池因素
- 热失控:电车受到猛烈撞击时,电池包可能会发生内部短路或机械损伤。这会使电池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热失控。热失控过程中,电池内部会发生如SEI膜分解、电解液与负极反应、隔膜熔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加剧温度上升,最终可能导致着火甚至爆炸。
- 结构损坏:在高速碰撞中,锂电池容易破碎或泄漏。电池的电解液通常是可燃性的有机液体,一旦泄漏遇到火源便会即刻燃烧。而且即使电池外壳仅发生变形,金属电流收集器和分离器也可能因缺乏足够的柔韧性而断裂,导致电极之间直接接触,引发内部短路和热失控。
- 高能量密度特性:电动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在受损或不当使用时更容易发生自燃。例如三元锂电池在极端情况下,如碰撞、电芯老化、短路时,容易发生热失控,进而引发严重的自燃事故。
电路系统因素
电车的电路系统如果存在老化、短路等问题,在碰撞过程中,电路系统受到进一步冲击和震动,会使原本存在的隐患加剧,导致短路情况恶化,产生电火花等,从而引发火灾。此外,一些车辆私自改装等行为,也可能破坏原有的电路结构和保护措施,增加碰撞后起火的风险。
外部因素
- 碰撞角度与力度:如果电车以极高的速度,以特定的角度撞上坚硬物体,如高速行驶的车辆撞上高速收费站的固定石墩,且石墩有斜坡角度,巨大的撞击力会让电池包承受极大的冲击,即使电池有保护装置,也可能会被撞坏从而引发自燃。
- 涉水短路:如果车辆在碰撞前或碰撞后有涉水情况,水可能会进入电池系统或电路系统,造成短路,进而引发着火。
- 零部件老化:车辆的一些零部件老化,如电线外皮老化破损、电池组的固定部件老化松动等,会使车辆在碰撞时更容易出现电池移位、线路破损等问题,增加起火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