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挡位常见的字母及其代表含义如下:
- P挡:驻车挡或泊车挡,英文全称是“Parking”。当车辆到达目的地或需要长时间停车时,应将挡杆挂入P挡。挂入P挡后,车轮处于机械抱死状态,能防止车辆向前或向后移动。但要注意,需在车辆完全停止后才能挂入P挡,否则可能损坏自动变速箱。
- R挡:倒车挡,英文全称是“Reverse”。需要倒车时,按下拨杆上的保险按钮就可以直接挂入R挡,不过一定要在车辆停稳后进行操作。
- N挡:空挡,英文全称是“Neutral”。在等红绿灯等短暂停车时,驾驶者可以挂入N挡并脚踩刹车,此时车辆动力中断,但不能用于长时间停车,因为N挡时车辆没有驻车制动,在斜坡上可能会溜车。
- D挡:前进挡,英文全称是“Drive”。挂入D挡后,驾驶者只需控制油门踏板,车辆就可以行驶,变速箱会根据车速和油门情况自动变速,是车辆正常行驶时最常用的挡位。
- S挡:运动挡,英文全称是“Sport”。挂入S挡后,车辆的动力性能会增强,变速箱会延迟换挡时机,使发动机长时间保持在高转速区间,让车辆能获得更大的扭矩输出和加速度,适合超车、爬坡等需要较强动力的场景,但相应地能耗也会增加。
- L挡:低速挡。在冰雪路面或遇到堵车时,车辆行驶缓慢,挂D挡容易使挡位忽高忽低,增加油耗和车辆磨损,这时换成L挡,能保证车辆挡位始终在1挡或2挡之间。L挡也适用于上下坡,上坡时可提供更强的动力,下坡时能限制车速,利用发动机牵制作用辅助制动。
- M挡:手动模式。M挡上面通常会有“+”和“-”号,“+”即加挡,“-”即减挡,驾驶者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控制挡位,获得更具个性化的驾驶体验,常用于上下坡或需要更精准控制车速和动力的情况。
- E挡:节能档,是“ECO”的缩写。切换到E挡后,行车电脑会提高换挡频率,让变速箱尽量保持在低速挡,同时会优化动力输出和电力消耗,通过智能控制电力输出,帮助驾驶者实现节能10%至30%,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 B挡:有些电车会设置B挡,也叫动能回收档。挂入B挡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强制进行动能回收,松开油门踏板时,会有明显的拖拽感,车速会迅速降低,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减少刹车的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车,挡位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应以车辆的使用说明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