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车没有备胎主要有以下原因:
- 空间布局限制:大众电车如ID.系列等,很多采用后置电机电控布局,这种设计使得车辆后部空间较为紧张,难以再容纳备胎。并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通常体积较大,会占据车内大量空间,特别是车辆底部空间,导致原本可以放置备胎的位置被电池组或其他关键部件所占据。
- 减轻车身重量:备胎的重量不轻,非全尺寸备胎一般约15公斤,全尺寸备胎更重,而补胎液工具组通常在3公斤以下。对于电车来说,减轻车身重量有助于提高能效和续航里程,这是车企比较看重的方面,因此会选择用更轻便的充气泵、补胎液等工具来替代备胎。
- 轮胎技术进步:大众电车部分车型采用了自修复轮胎,这种轮胎如果被扎,内壁的密封层粘性会迅速包裹住钉子,防止漏气,拔出钉子后,密封胶会填充缝隙,自动修复轮胎,降低了对备胎的依赖。
- 车辆定位与使用场景:大众电车大多被定位为城市出行工具,主要在城市道路行驶,道路救援相对方便快捷,而且城市内遇到轮胎问题时,车主可以较容易地获得专业维修服务。同时,早期电车续航能力有限,主要满足短距离出行需求,配备备胎的必要性不大。
- 成本与设计考量:从成本角度看,取消备胎可以节省一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全尺寸备胎的成本。从设计角度讲,取消备胎有利于车辆设计更加简洁、美观,优化车辆的整体造型,也有助于降低风阻,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和续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