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爆炸厂家是否有责任,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 若因产品缺陷导致爆炸,厂家有责任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 举例:如雍某某购买的某新能源公司生产的电动两轮摩托车,在充电时发生火灾,经消防部门认定起火原因可排除人为放火、外来火源、雷击、电动车集中充电桩故障引发火灾,不能排除电动摩托车电气故障引发火灾,法院最终判决新能源公司赔偿雍某某的经济损失,因为电气故障属于产品缺陷。
- 若因非产品缺陷原因导致爆炸,厂家无责任
- 用户使用不当:例如用户私自违规改装电车,如改动或拆除限速装置、脚踏骑行设备,加装蓄电池,或者更换不符合原车出厂设置额定电压的蓄电池等,导致电车爆炸,厂家一般不承担责任。在陈某拎电动车电池进电梯爆炸起火一案中,法院查明涉案爆炸电池属于非法二次加工改装电池,非生产商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所搭载的电池,生产商无需承担责任。
- 外力因素:如果电车受到碰撞、挤压、穿刺等外力作用,导致电池短路引发爆炸,且能证明厂家产品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厂家通常不承担责任。比如车辆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后,电池受到挤压变形引发爆炸,厂家在产品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无需对此次爆炸负责。
不过,在实际事故认定中,责任划分往往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鉴定和详细的调查来确定爆炸原因,进而明确厂家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