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电车已经在降价了,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保持降价趋势。
2025年纯电动车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降价海啸,超20款车型降价幅度突破20%。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1-2月共有28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车占了20款。纯电动车型降价幅度最惊人,平均每辆车砍掉3.9万元,降幅高达17%。
以下是一些促使紧凑型电车降价的因素:
- 电池成本下降: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的60万/吨跌到现在的8万/吨,直接腰斩了电池成本,而电池占电车总成本的30%-50%,成本降低使得车企有了降价空间。再加上钠电池技术的崛起,其成本比锂电更低,进一步推动了电池成本的下降。
- 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PLUS、半固态电池、4D毫米波雷达等黑科技的普及,提升了性能的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压低了成本。
- 库存积压和生存压力:很多车企面临“卖不动就死”的窘境,尤其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传统车企纯电产品,不得不通过断臂降价求生存。
- 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打破了“智驾=高价”的行业潜规则,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体验到前沿科技,这种“既要性价比,又要高科技”的打法,加剧了市场竞争,迫使其他车企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的力度强化和市场回暖,2025年3月份之后价格战的压力会相对减缓。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成本的持续降低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紧凑型电车价格有望继续下降并趋于合理。不过,具体的降价时间和幅度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