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并非完全禁止电车,以广州为例,对电动自行车采取的是限行、规范管理等措施,主要原因如下:
- 交通安全隐患:
- 车辆性能与驾驶行为问题:部分电动自行车存在违法改装、解除限速等情况,使得车速大幅提升,增加了事故风险。而且一些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存在闯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2022年以来,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每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都超过100万宗。
- 道路设施与通行矛盾:广州老城区不少路段缺乏连贯的非机动车道,导致电动自行车在人行道上与行人“抢路”,或在机动车道穿梭,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城市交通拥堵: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广州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量已超过560万辆,仍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增长。在一些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电动自行车的慢速行驶会影响整体交通通行效率,尤其是在没有独立非机动车道的情况下,与机动车、行人混行,加剧了交通拥堵。
- 停放充电乱象: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普遍,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地方停放或充电,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总之,广东对电车的管理措施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