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中以下几种电池相对来说更容易爆燃:
锂离子电池
- 化学特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分解并释放出可燃气体。充电后其正极一般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负极则为内部嵌入大量锂的石墨,有极强的还原性。一旦正负极直接接触发生内短路,电能瞬间释放会产生大量热,进而引起爆燃。
- 引发爆燃的因素
- 外力破坏:电池受到挤压、穿刺、碰撞等外力冲击时,内部结构可能受损,导致隔膜破裂,正负极短路,从而引发爆燃。如行驶中车辆底盘被地面凸起异物刺穿,可能使电池包内的锂电池受损。
- 过充过放:当锂离子电池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时,会导致电池内部的化学平衡被打破,产生过热、产气等现象,增加爆燃风险。
- 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可能导致热失控,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或靠近火源等情况下。
- 质量问题:一些劣质或不正规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不过关,内部可能存在杂质、虚焊等问题,更容易出现短路、过热等情况,引发爆燃。
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虽然热失控温度较高,相对安全性比锂离子电池略高,但在过度充电、短路或受到严重外力破坏等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热失控,进而引发燃烧或爆炸。不过相比锂离子电池,其爆燃的概率相对较低。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一般情况下安全性较高,但在以下特殊情况下也可能爆燃:
- 过充:过度充电会使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当这些气体在电池内部积聚到一定程度,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可能会发生爆炸。
- 短路:电池内部或外部线路短路,会导致大电流通过,使电池发热,当温度过高时,可能引发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失控,从而导致爆燃。
- 老化:使用时间较长、老化严重的铅酸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和结构会发生变化,性能下降,也可能增加爆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