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电车制热新技术:
- 九源热泵技术:极氪的九源热泵技术在热源整合上较为出色。它融合4大废热、2大余热与3大辅热热源,能有效利用和回收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其行业领先的压缩机具有超12000转的最高转速和超500升/分钟的冷媒循环量,塑造出-40℃-50℃的超宽工作温域。依托自研算法,可依据整车制热需求瞬间切换热能策略,有300+智能温控模式,能精准匹配不同场景。
- 速热无霜空调技术:同样由极氪研发,采用“冷媒+冷却液”双介质温控技术,将热交换温差严控在2℃以内,从根源杜绝结霜。通过集成模块流道优化与CFD技术助力,热交换面积增大、冷却液流阻减半,综合热交换效率飙升130%。在-20℃静置12小时的严苛测试中,座舱10分钟就能升至20℃。
- 双模热泵技术:小米SU7采用的双模热泵技术,是行业首创。它将直接热泵和间接热泵整合,直接热泵通过高效冷媒循环为座舱供热,在低温环境下能快速提升车内温度;间接热泵利用冷却液传导热量,可同时满足电池加热与座舱供暖的双重需求。这种设计使热泵系统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高效运行,减少了对PTC加热器的使用频率,降低了能耗。
- Bevheat双热源管理技术:上汽通用奥特能平台别克E5配备此技术,兼顾了热泵空调和纯PTC空调的优势。在南方能实现大部分环境下使用热泵空调,较为省电;在极寒的北方则可使用PTC加热器制热来协同热泵提升车内温度,同时还能将电池和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废热利用起来进行制热,降低了PTC制热时消耗的电能,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