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要失速了才充电,而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失速与充电相关联,主要有以下原因:
- 电量耗尽或过低:
- 纯电动车:当电池电量接近耗尽时,车辆的动力输出会显著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是因为电动车的控制器有欠压保护,当电量用至欠压点时,会限制动力输出,以防止电池出现过放电现象。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内燃机需要同时承担充电和驱动的双重任务,如果内燃机的功率不足,就可能导致动力供应不足,出现失速,例如高速行驶时,维持车速需要较大功率,若发动机给电池供电的功率小于驱动整台车所需功率,电池电量会逐渐耗尽,进而引发失速。
- 电池管理系统(BMS)故障:BMS负责监测和管理电池的状态,当它出现故障时,可能导致电池过热、过放电等问题,进而引发失速。例如,电池电芯的一致性出了问题,某个电芯的单体电压降低,电池管理系统就会判断电量已经用完,整个电池包停止供电,即使电池整体电量可能并未耗尽,也会导致车辆失速。此外,电量监测不准确也可能使系统误判电池电量,导致在电量还有余量时就限制动力输出,引发失速。
- 充电相关的其他因素:长期使用快充,可能会影响电池内部各电芯的一致性,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续航里程缩短,也可能增加失速的风险。此外,如果使用不匹配的充电设备或充电不当,可能对电池造成损害,进而影响车辆性能,增加失速的可能性。
总之,电车失速后才考虑充电,往往是因为电池电量相关问题或电池管理系统故障等,而这些情况通常是可以通过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来避免的,例如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遵循正确的充电方法、避免过度放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