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快充变慢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 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保护机制
- 电量接近满充:当电池电量达到80%以上,为避免过度充电损害电池寿命甚至引发安全问题,BMS会主动降低充电电流,这是对电池的一种保护。
- 电池温度异常: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当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BMS为保证电池安全和性能,都会自动降低充电功率。例如,低温时电池内部化学反应迟缓,锂离子活性降低,电解液流动性变差,导致充电速度变慢。
- 电池自身特性:充电过程中,随着电池电量增加,负极可用空间减少,锂离子嵌入难度增大,电池内阻相应增加,充电速度逐渐放缓,尤其在电量80%之后更为明显。
- 充电桩和车辆的适配程度
- 功率和电压不匹配:如果充电桩输出功率低于车辆需求功率,或者车辆电压平台高于充电桩电压平台,充电速度会受限。
- 通信故障:充电桩与车辆之间通信不稳定,充电桩无法及时依据车辆电池状态调整输出参数,进而影响快充速度。
- 充电接口和线路问题:充电接口松动、变形、有异物,会导致接触不良,电阻增大,降低电流传输效率。充电线路过细或老化,传输大电流时会产生较大电压降,也会影响充电功率和速度。
- 电网与外部环境因素
- 电网负荷:在用电高峰期,电网负载大,电压可能波动甚至下降,快充桩为保证安全运行,会自动降低输出功率,导致充电速度变慢。
- 环境因素:高湿度环境下,充电接口可能腐蚀、氧化,增加接触电阻,阻碍电流传输。海拔较高地区,空气稀薄,充电桩散热难度大,为防止过热,功率输出可能受限,使充电速度变慢。
- 车辆或充电设备故障
- 车辆系统异常: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或其他相关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对充电速度进行限制。
- 充电桩故障:充电桩内部电子元件损坏或供电系统不稳定,如一些老旧或质量不达标的快充桩,长时间高功率运行时内部散热系统无法有效运作,会自动降低输出功率,导致充电速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