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油车可以拥有与电车相似的一些配置,但很难做到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相似配置
- 充电配置:一些油车配备了多个USB接口、TYPE-C接口以及无线充电面板等,能满足车内人员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如北京现代ix35升级版沐飒配备了3个TYPE-C接口和无线充电面板,无线充电面板功率达15W,且有主动散热风扇、异物检测和充电状态指示灯,TYPE-C接口支持最高9V3A27W的快充功能。此外,部分油车还具备对外放电功能,如沐飒的后备箱右侧设置220V电源,最高可达到200W的充电功率,左侧设置12V电源,方便旅途应急小电器直冲使用。
- 智能驾驶辅助配置:如今不少油车也搭载了丰富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像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前方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例如,沐飒搭载了带停走功能的SCC智能巡航控制、LFA车道居中保持、ISLA智能限速辅助、HDA高速公路驾驶辅助功能和NSCC基于导航智能巡航控制功能等。
- 车机互联配置:许多油车品牌也在加强车机互联方面的发展,配备了大尺寸的中控显示屏,支持蓝牙连接、手机投屏、智能语音助手等功能,以提升驾驶的便利性和娱乐性。
难以实现的配置
- 能源管理系统配置:电车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需求合理分配能量。而油车的能源管理相对较为粗放,难以实现如此精细的能量调配。
- 深度智能配置:电车从设计之初更倾向于采用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有利于实现硬件的集成和软件的协同开发,使得车辆的各种科技配置能够更好地融合和协同工作。油车由于历史发展原因,电子电气架构相对分散,存在大量的独立控制单元和复杂的线束连接,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也不利于新的科技配置的集成和升级。
- 软件升级配置:电车更符合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其功能的实现和升级更多地依赖软件算法和程序的优化,车企可以通过远程升级(OTA)技术快速为用户推送新的功能和优化,不断提升车辆的科技体验。油车的软件系统相对较为封闭,软件升级和功能迭代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到4S店进行线下升级,耗时较长且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