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在市场表现上有时不如混动车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价格因素
- 购车成本:纯电车的电池组成本高昂,使得其初始购置价格普遍高于增程混动车型。如某知名品牌的纯电动SUV起售价为30.98万元,同级别的增程混动版本仅需28.98万元。
- 后续成本:纯电车电池老化后若需更换,费用较高,可能占整车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而混动车型在这方面的成本相对更可控。
基础设施
- 充电桩数量与分布:尽管充电桩数量在增加,但与加油站相比仍较少,且分布不均衡,二三线城市和郊区充电桩较少,在偏远地区、老旧小区充电设施也少,找桩难、充电慢问题突出。
- 充电时长:即使有快充技术,纯电车的充电时间仍比混动车型加油时间长很多,混动车型加油通常几分钟就能完成,而纯电车快充可能需半小时甚至更久。
续航焦虑
- 实际续航波动:纯电车的续航里程受环境温度、驾驶习惯、车载电器使用等因素影响大,如冬季低温、夏季高温时,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相比之下,混动车型不存在这样的困扰,总续航里程更有保障。
- 长途出行担忧:对于有长途出行需求的消费者,纯电车在长途旅行中可能会遇到充电桩不足、排队充电等问题,而混动车型可以依靠燃油轻松应对长途行驶。
用户观念
- 传统习惯影响:消费者习惯了传统燃油车的使用方式,对纯电车的充电、续航等问题存在顾虑,认为纯电汽车不够可靠,担心出现半路没电的情况。
- 过渡心理:混动车型提供了一个过渡选择,既能体验电动驾驶的乐趣,又不必完全放弃燃油驱动的可靠性,这种“双保险”心理使混动车型更受欢迎。
技术成熟度与稳定性
- 系统复杂度:混动车型由于既有燃油系统又有电动系统,技术上更为复杂,但经过多年发展也相对成熟,很多消费者认为混动技术结合了两者优势,稳定性较高。
- 故障风险认知:纯电车的技术发展虽快,但部分消费者认为其整体技术仍在快速迭代中,对新技术的稳定性存在疑虑,担心纯电车可能会出现一些未知的故障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