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电车有买新不买旧的说法,主要原因如下:
- 技术更新快:
- 续航里程提升:早期电车续航里程较短,如今高续航车型不断涌现,1000公里续航的电车已逐渐成为主流。例如,几年前500公里续航的电车被称作“长续航”,售价接近30万,而现在同等价位甚至更低价格就能买到续航更长的车型。
- 充电速度加快:充电技术不断革新,从过去的400V高压充电,发展到现在800V已成标配,10分钟就能充电300-400公里。如果购买旧款电车,充电速度慢,在未来充电桩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会显得越来越不方便。
- 智能驾驶进步:电车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芯片算力越来越强。如目前主流电车使用英伟达的orin芯片,明年英伟达的thor芯片就要发布,算力提升了8倍,车辆的智能驾驶性能会有巨大进步。旧款电车在智能驾驶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距,无法享受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
- 质保与售后问题:
- 电池质保限制:很多电车的电池终身质保条款只针对首任车主有效,一旦车辆转手,后续车主就无法享受这项服务。电池是电车的核心部件,更换成本高昂,如果二手电车的电池出现问题,维修或更换的费用可能需要车主自行承担。
- 售后维修保障:随着电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款车型的售后维修网络和服务可能更加完善。而旧款电车可能会面临维修技术人员不熟悉、零部件供应不足或价格昂贵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小众品牌的旧款电车,维修难度更大。
- 车辆状况不明:
- 电池健康问题:二手电车的电池状况难以准确评估。即使通过专业检测,也很难完全了解电池在过去的使用过程中是否经历过过度充放电、是否有过磕碰或故障等情况。电池的衰减程度会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性能,如果买到电池状况不佳的二手电车,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便和后续成本。
- 隐藏故障风险:除了电池问题,二手电车还可能存在其他隐藏故障,如电机退磁、刹车和减震异响、电子系统故障等。这些问题在购买时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在后续使用中可能会逐渐暴露出来,维修成本也不容小觑。
- 车辆历史不清:对于来源不明的二手电车,可能存在出过事故、泡水等情况,而卖家可能会隐瞒这些信息。如果购买到这样的车辆,不仅会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还可能在后续的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
- 政策因素影响:
- 补贴政策:购买新车时,通常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补贴政策,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车成本。而二手电车一般无法享受这些补贴。
- 排放标准: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地对车辆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新款电车通常能更好地满足最新的排放标准,而旧款电车可能面临被限制通行或淘汰的风险。例如,一些城市可能会对不符合特定排放标准的车辆实施限行措施,这会影响二手电车的使用便利性。
- 体验和心理因素:
- 配置和舒适性:新款电车在配置和舒适性方面通常会有所升级和改进,例如配备更先进的智能互联系统、更舒适的座椅、更好的隔音效果等。购买新车可以享受到这些最新的配置和技术,提升驾驶体验。
- 全新感和心理满足感:新车没有被他人使用过,外观和内饰都处于全新状态,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和心理满足感。而二手电车可能会有一些磨损和使用痕迹,对于一些对车辆品质和外观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不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