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荐购买奔驰电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技术层面
- 平台限制:奔驰部分车型存在“油改电”情况,如EQC基于GLC进行电动化改造。这种模式不仅浪费空间,还难以提升续航里程等核心性能指标。虽然奔驰有了EVA等纯电平台,但相比一些国产新能源品牌,在纯电平台的研发和应用上起步较晚,技术成熟度和创新性不足。
- 三电系统:在电池技术方面,奔驰不像特斯拉那样自主研发,也没有像比亚迪那样拥有强大的电池供应商,其选择的孚能科技等供应商不算主流,导致电池质量参差不齐,续航能力不佳。在电机和电控系统的研发上,奔驰也面临诸多问题,技术积累不足,导致电机和电控系统稳定性差,故障频发。
- 智能化不足:MBUX系统开机时间长,功能有限,智能语音功能实用性低。与国产新势力品牌相比,奔驰电车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发展滞后,缺乏如激光雷达等先进硬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不够强大和完善。
- 质量层面
- 故障频发:奔驰电车质量问题较多,如EQC发生过多起电机烧毁事故,引来200多位车主投诉;EQ系列还多次出现起火事件,引发安全担忧。此外,像EQE等车型也被车主反馈存在各种故障,如尾箱门锁电机损坏、车辆启动失败等。
- 价格与保值率层面
- 性价比低:奔驰电动车售价较高,与燃油车持平或相近,基本在30-50万元价位区间,但配置和技术却不出彩,高端芯片、激光雷达等配置在其车型中未普及,产品力与价格不匹配。
- 保值率低:奔驰电车市场保有量不高,贬值情况严重,如奔驰EQC第一年保值率仅为52%,EQE只有56%,相比一些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型,保值率较低。
- 设计与实用性层面
- 外观与定位不符:部分奔驰电车外观设计不被认可,如EQE车身设计圆润肥厚,缺乏燃油版奔驰E级的霸气感和档次感,且三叉星徽标大立标未出现在该车型上,商务属性不足,不符合一些消费者对奔驰品牌豪华、稳重的期待。
- 空间与通过性:油改电车型的内部空间表现往往受到限制,如EQC后排凸起严重,影响乘坐体验。同时,部分奔驰电车底盘离地间隙较低,路面通过性不如预期,影响了车辆的实用性,尤其是对于SUV车型来说,这一问题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