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总是着火,但近年来电车着火事件确实受到较多关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电池相关问题
- 热失控:充电过程中,快充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热量且分布不均,若电池内部达到热失控引发温度,可能自燃。过充电会使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过放电会让电池组中电压最低的电池被反向充电,都可能导致异常发热引发热失控。
- 电池短路:电池在受到剧烈碰撞、挤压、穿刺后,隔膜可能破裂,使正负极直接连通造成内部短路,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热量导致自燃。过度充电可能导致锂金属在负极表面沉积,形成针状结晶,也会引发短路和起火。
充电相关问题
- 充电器问题:使用劣质充电器或充电器与电池不匹配,缺乏断电保护功能,电池充满后仍继续充电,可能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引发自燃。
- 充电环境与操作:在高温、潮湿、阳光直射等恶劣环境下充电,或私拉乱接电线、“飞线充电”,可能出现电压不稳等情况,增加电池短路和自燃风险。
车辆自身问题
- 电气系统故障:线路老化会使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短路引发火灾。同时,若冷却系统失效,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可能导致过热和自燃。
- 机械损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事故,电池遭到穿刺、挤压、碰撞等,会使电池内部结构受损,进而引发短路和自燃。此外,车辆经过坑洼路面时,电池可能被尖锐物体磕伤底盘,受到挤压内部短路。
其他因素
- 改装问题:有些车主为追求快速充电或提升性能,私自对车辆进行改装,如“慢充改快充”等,破坏了原车的电气平衡和安全设计,增加了热失控自燃的风险。
- 内部可燃物:夏季高温时,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在阳光直射下可能自燃,从而引燃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