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充电价格上涨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
电费成本上升
- 电价政策调整:2023年6月1日起实行新的电价方案,将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三类,大型充电站的用电被划归到了工业用电中,工业用电价格较高。
- 分时电价调整:进入夏季,各地调整分时电价,扩大了用电高峰期工商业电价的上涨幅度,2023年7月共有20个省市执行尖峰电价。例如上海,7~9月夏季时期8:00~15:00、18:00~21:00为高峰时段,7~8月12:00~14:00为尖峰时段。夏季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段电价基础上上浮80%,低谷时段电价在平段电价基础上下浮60%,尖峰时段电价在高峰电价的基础上上浮25%。
运营成本增加
- 建设成本:前期充电桩建设投入成本高,为吸引用户,运营商倾向于建大功率桩,其基本造价相对较高,有的还需要额外建设对应的配电箱,导致建设成本增加。
- 维护成本:随着充电桩使用年限增加和使用频率提高,设备老化,维护和维修成本上升。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和体验,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进行设备升级和场地优化。
- 补贴减少:这两年,多个城市针对充电桩运营企业的电费补贴对比之前有所下降,导致企业成本变高。
企业盈利需求
目前,绝大多数充电桩运营企业还处于微利甚至亏损阶段。由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然不够高,已投建充电桩利用率较低,回本周期较长。充电服务费是充电桩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维持运营和实现盈利,部分运营商选择上调度电服务费。
市场供需因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充电需求不断增加。当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充电桩供应的增长速度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充电价格上涨。此外,在一些特定区域和时段,如繁华地段、高峰时段,充电需求集中,也可能导致价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