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能源安全角度
- 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每年需大量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长年维持在70%以上,而70%的石油用于交通领域。发展电车能减少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降低因国际石油市场波动带来的能源供应风险,增强能源自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能源来源多元化:电能来源广泛,可通过煤炭发电、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等多种方式获得,能充分利用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应,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
- 环境保护角度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交通领域是碳排放增长较快的领域之一,电车在使用过程中相比传统燃油车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随着电力生产清洁化程度的提高,其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将持续放大。
- 改善空气质量:电车尾气零排放,能显著减少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产业发展角度
- 实现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我国传统燃油车产业发展起步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在电车领域,我国企业与国际同行处于同一起跑线,且经过多年发展,在电池技术、整车制造、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发展电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机遇。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电车产业涉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产业,以及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产业,还能促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 用户体验角度
- 驾驶体验好:电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机,能够提供即时的扭矩,驾驶体验更加平顺,加速迅猛。同时,电动机工作时的噪音和震动远低于燃油车的内燃机,驾驶舒适性更高。
- 使用成本低:电费通常比燃油费用低很多,且电车的结构相对简单,无需定期更换机油、机滤、变速箱油等,维护成本也较低,长期使用下来能为用户节省不少开支。
此外,我国存在电能过剩的情况,发展电车可以利用夜间等时段多余的电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购车指标优先等,也为电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