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拒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车辆风险因素
- 系统判定风险过高:保险公司的车险系统会根据多种因素对车辆进行评分,例如车辆的品牌故障率、车型出险率等。如果某款电车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佳,系统可能会判定其为高风险车辆,从而导致拒保。
- 被疑从事网约车业务:如果电车的行车里程数过高,如每年超过2万公里,或者车主注册过网约车、顺风车等,保险公司可能会认为车辆存在从事营运活动的风险,进而拒保。因为营运车辆的出险概率通常较高,且营运车和非营运车的保费标准差异较大。
- 车辆违章过多:车主频繁违章,会使保险公司认为其驾驶习惯不佳,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可能拒绝为其车辆提供保险。
- 车主风险因素
- 年龄偏低:年轻车主通常驾驶经验相对较少,风险意识可能不够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所以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对年轻车主的电车拒保。
- 出险率高:如果车主在过去的保险周期内频繁出险,保险公司会认为该车辆和车主的风险较高,为了控制赔付成本,可能会拒绝续保或提高保费。若车主无法接受大幅上涨的保费,也会导致保险无法顺利购买。
- 保险公司经营因素
- 亏损压力大:新能源车险业务整体亏损严重,这是保险公司拒保电车的重要原因之一。电车的构造特殊,其维修成本即理赔成本过高,例如一体化压铸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车身预装各类传感装置;车型更新换代快,一些车型销量偏少,导致零配件难以量产,这些都使得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 条款和税率调整滞后:保险公司的条款和税率调整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导致在现有保险政策下,承保电车的风险和成本难以准确评估和控制。
- 其他因素
- 车型被管控: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将某些品牌或车型的电车列为“管控车型”,由于这些车型可能在维修成本、市场保有量、风险评估等方面存在特殊情况,保险公司会限制或拒绝承保。
- 上险记录缺失:如果车主第一年选择在一些小保险公司投保,第二年想更换保险公司时,新的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其没有上险记录而拒绝承保,因为缺乏历史数据来评估车辆和车主的风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