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为什么普遍虚标

2025-03-19 09:01:47  阅读 21 次 评论 0 条

纯电车普遍虚标主要有测试标准、电池特性、车辆设计与配置、市场竞争和监管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具体如下:

  • 测试标准与实际使用差异
    • 测试环境理想化: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测试大多采用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标准。该标准虽比之前的NEDC(欧洲新车行驶工况)标准更贴近中国道路环境和驾驶习惯,但仍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车辆在等速、低速、中速和高速等不同工况下运行,模拟的是较为理想的驾驶情况,与现实中复杂的驾驶环境存在差距。在实际驾驶中,车主会遇到各种天气条件、不同的道路状况以及频繁的加减速等情况,这些都会使车辆的能耗增加,导致实际续航低于测试续航。
    • 车企定向优化:部分车企为了使测试数据更加“好看”,会针对CLTC测试工况进行“定向优化”,例如限制电机输出功率、测试前电池预热到最佳温度、使用低滚阻测试专用轮胎等。这样在测试中能获得较高的续航数据,但消费者在实际驾驶时,尤其是在极端天气、高速行驶或满载情况下,续航衰减会很明显。

  • 电池本身的特性
    • 温度影响:电池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环境下,例如零下10℃时,电池活性可能直接下降40%,导致电池输出功率下降,续航里程大幅缩减,部分车型在冬季的实际续航甚至仅为标称值的50%-60%。而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的性能也会有所下降,同时为了给电池降温,车辆的冷却系统会消耗一定的电能,也会影响续航。
    • 电池衰减:随着使用时间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的容量会逐渐减小,这也会导致续航里程的降低。一般来说,使用一两年后,一些电池的容量可能会发生明显下降,从而使车辆的实际续航与标称续航的差距逐渐增大。

  • 车辆设计与配置
    • 耗电设备多:纯电车上有许多耗电设备,除了驱动电机外,空调系统、激光雷达系统、大屏幕等都会消耗电能。例如,空调制热每小时耗电3-5度,相当于消耗20-30公里续航;12英寸大屏每小时耗电0.2度左右。这些在宣传时很少被提及的“隐形成本”,都会使实际续航减少。
    • 车辆负载:车上乘坐的人员多、装载的物品多,车重增加,会导致电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驱动车辆,从而使续航里程缩短。满载时,实际续航可能只有标称值的六成。
    • 风阻和路况:高速行驶时风阻增大,城市堵车时频繁启停,都会使车辆的耗电量增加。在高速公路上以较高速度行驶时,风阻所消耗的能量可能会占总能耗的很大一部分,导致续航里程大幅下降,有时高速续航可能只有标称续航的六折甚至五折。

  • 市场竞争因素: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会夸大宣传车辆的续航里程。如果一家企业诚实标注续航,在同价位竞品中可能会显得“续航短”,从而影响销量。因此,一些车企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会选择在续航宣传上做文章,导致虚标现象较为普遍。
  • 监管不够完善:目前,对于纯电车续航虚标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规来界定多少比例以下算作虚标,这使得消费者在维权时面临困难。同时,检测机构与车企之间可能存在业务往来,难保完全独立公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虚标现象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556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