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充电的电车通常有以下几种充电方式:
- 家用充电桩充电:
- 安装条件:需要有固定的停车位,自有或者长期租赁均可。同时要询问小区物业,确认小区电源是否满足充电桩的要求,征得物业许可后,在国家电网app上提交购车发票、身份证、车辆行驶证、物业许可证明和车位照片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当地供电局会派专人上门安装电表并调整电路。电表安装完成后,联系所购汽车品牌的售后人员,提交物业同意许可证明和已安装完毕的电表照片,由汽车品牌方安排上门安装充电桩。
- 充电特点:充电速度相对较慢,一般功率在10kW以下(特斯拉稍高),但充电成本低,对电池寿命损耗小,适合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充电,能充分利用低价电,节省费用。
- 公共充电桩充电:
- 查找方式:可以通过各汽车品牌app里自带的充电地图,或e充电、特来电、网上国网和星星充电等充电app查询附近的充电桩信息,并进行预约和支付。
- 充电步骤:将新能源汽车在车位停稳,关闭点火开关后,打开车辆充电口盖;从充电桩上拔出充电枪,插入车辆相应的充电口;若是公共充电桩,用手机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点击开始充电;充电桩与车辆连接成功后,车辆开始充电,可在充电桩显示屏上查看实时充电信息;充电完毕后,按下充电枪按钮,拔出充电枪;关闭车辆充电口保护盖和充电口盖;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桩。
- 充电特点:公共充电桩有快充和慢充两种,快充电流一般在150-400A,充电功率在50kW以上,能在短时间内将电池充至较高电量,如半小时左右可充至80%,但对电池寿命损耗较大;慢充则充电速度较慢,不过对电池相对友好。
- 便携式充电器充电:
- 使用场景:较为灵活,适用于在没有充电桩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源插座进行充电。比如外出旅行或临时停车在有电源插座的地方时可以使用。
- 充电特点:充电速度很慢,一般比家用充电桩充电还慢,但胜在方便携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应急充电需求。
- 无线充电:
- 工作原理: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传输。部分新能源电动车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只需将车辆停放在充电板上,即可开始充电。
- 充电特点:便利性极高,无需插拔充电线,避免了充电线不够长等问题,但目前充电效率相对较低,且充电设备成本较高,尚未广泛普及。
- 换电模式:
- 操作方式:在蓄电池电量耗尽时,用充满电的电池替换下已经耗尽电量的电池,蓄电池回归服务站,车辆只需租借电池即可。
- 充电特点:换电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节省充电时间,但需要有完善的换电设施网络支持,目前只有部分地区和特定品牌的车辆有这种充电方式。
在充电时,还需要注意选择与车辆匹配的充电器,确保充电线路安全,清洁充电接口,避免超充和过度放电,尽量避免在极端温度下充电等,以保护电池性能和延长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