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车并非必须更换为电车,这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具体如下:
- 平台规定:滴滴平台本身对车辆是燃油车还是电车没有统一的强制要求。平台通常更关注车辆的车型、车龄、价格、安全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其加盟标准。例如,一般要求车辆价格达到7万以上(以市场价为准),车龄不能超过6年等。
- 地方政策:部分地区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等,会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网约车逐步或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比如,2018年8月1日起深圳禁止非纯电动车注册为网约车。2023年7月17日起杭州要求网约车使用新能源纯电汽车或计税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 成本因素:
- 运营成本:从长期来看,电动车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以百公里为例,电动车耗电大约15度,成本约16元,每公里成本仅为0.16元,相较于燃油车的0.5元左右,优势明显。而且电动车保养成本也比燃油车低,无需更换机油等。
- 车辆购置成本:一般情况下,同级别车型中电动车价格可能会偏高一些,尽管部分地区有购车补贴等优惠政策,但整体上购车的前期投入可能还是较大。不过,一些地方政策对新能源网约车有扶持,如在车辆准入、运营资质获取等方面可能会更简便快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购置成本的不足。
- 车辆性能与使用便利性:
- 续航里程:目前市面上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在300-400公里,对于频繁行驶的网约车来说有时可能不够,特别是在长途运营或充电桩分布不完善的地区。但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充电桩建设逐渐完善,车主日常运营中基本无需过多担忧充电问题。
- 充电时间:电动车快充模式虽能在短时间内充至80%电量,但从低电量到90%甚至满电通常需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在充电高峰时段,可能需要排队充电,这会影响运营效率。相比之下,燃油车加油过程迅速,无需长时间等待。
综上所述,滴滴车是否更换为电车,需要综合考虑当地政策、运营成本、车辆性能及使用便利性等多方面因素,司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