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跑高速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 续航里程缩短:
- 高速行驶耗电增加:高速行驶时,电车需要拉高电机转速来达到相应车速,且车速越快,电机需要的功率越大,耗电量也就越高。同时,高速行驶时风阻也会大幅增加,当车速超过80km/h后,大约有一半的电量用于克服风阻。这使得电车在高速上的耗电量比在市区行驶时大得多,续航里程会明显缩短,一般高速行驶时的续航可能只有标称续航的六成到七成,在寒冷天气或开暖气等情况下,续航打折更为严重,甚至可能低于五成。
- 动能回收作用有限:在市区行驶时,频繁的刹车可以通过动能回收系统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回充到电池中。但在高速上,车辆通常保持较高速度行驶,很少有急刹车的情况,动能回收基本起不了作用,无法像在市区那样通过动能回收来补充一定的电量。
- 充电不便:
- 充电设施分布不足:尽管充电设施在不断增加,但与加油站相比,其分布仍然不够广泛。在高速上,充电桩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速路段,可能间隔较长距离才有一个充电站。
- 充电时间长:相比燃油车加油只需几分钟,电车的充电时间普遍较长。即使是800V快充等新技术,也会受到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功率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快充优势。而且,很多司机习惯将电车充到100%,但大部分电车在快充区间(20%-80%)之后,充电功率会大幅下降,从80%充到100%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在节假日等充电需求大的时候,会导致充电桩占用时间长,后面的车辆需要排队等待,进一步耽误行程。
- 充电桩维护不足:部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存在维护不足的情况,一些充电桩可能会出现损坏,但这些损坏的充电桩信息又不会及时显示在相关APP上,导致车主进入服务区充电站后才发现无法使用,增加了充电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成本。
- 电池过热风险:高速行驶加剧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会使电池发热。如果散热系统不够高效,可能导致电池过热,不仅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 操控性能相对较差:电动汽车的电机结构和能源系统与传统燃油车不同,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优异,但在高速行驶时,其制动能力和悬挂系统的表现相对较差,尤其是长时间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影响行车安全。
- 续航焦虑:由于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缩短以及充电的不确定性,电车车主在跑高速时往往会时刻担心电量是否足够,尤其是在遇到堵车、恶劣天气等情况时,这种焦虑会更加明显。一旦电量耗尽,在高速上等待救援或推车是非常麻烦和危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