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到底是什么

2025-03-21 12:12:05  阅读 9 次 评论 0 条

有轨电车是采用电气牵引轮轨导向的低地板式电动车辆,在专用轨道上运行,具有多种路权方式,以地面线路为主的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下从其系统构成、发展历程、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 系统构成
    • 轨道: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埋入式轨道和非埋入式轨道,现代有轨电车的轨道根据走行系统的不同,可分为单厢或铰接式有轨电车(即钢轮钢轨)、导轨式胶轮电车(即胶轮导轨)。
    • 车辆:按照车轮型式划分,有钢轮钢轨和胶轮导轨;按照地板高度划分,有70%和100%低地板车辆;按照车辆长度划分,有单节车和铰接车等。
    • 供电系统:有轨电车的供电方式为接触网供电或无触网供电,其中无触网供电包括第三轨供电、储能式供电等。
    • 车站:是乘客上下车的场所,通常设置在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的地方,如商业区、住宅区、公交枢纽等。

  • 发展历程
    • 新兴阶段:187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兹门德市把有轨马车线路改建成电气化有轨电车线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有轨电车系统。20世纪初期,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 衰落阶段:随着工业时代来临,小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使与之混行的有轨电车的准点率和运行速度大幅下降,导致客流量渐渐流失,经营难以为继,并最终走向衰落。
    • 复兴阶段:20世纪70年代,由于全球性石油和环境问题,有轨电车重新回到大众视线,欧洲大部分国家重新对传统有轨电车进行升级改造,以现代有轨电车的身份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 优点
    • 节能环保:采用电力驱动,不会排放废气,对环境无污染,且能源消耗相对较低。
    • 建设成本低:修建成本一般为地铁的1/3甚至更少,建设难度也相对较低,无需大规模挖掘隧道。
    • 安全系数高:行驶速度相对较慢,且频繁启停,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伤害相对较小。
    • 形象美观:车辆外观设计通常比较圆滑、平顺,车身颜色搭配适当,能够提升城市形象。
    • 高效灵活:可以与其他交通方式共用道路,在城市道路中灵活穿梭,且能够到达地铁等其他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的地方。

  • 缺点
    • 行驶速度慢:运营速度一般为15-25km/h,虽然设计车速较高,但实际运行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速度难以提升。
    • 载客能力有限:运量等级通常为0.6万-1.2万人次/h,相比地铁等大运量交通工具,载客量较小。
    • 线路独立性差:大多采用混合路权,容易受到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导致准点率不高。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5704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