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支持外贸出口向好的因素和相关措施:
政策支持
- 出口退税政策:通过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例如,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适当提高退税率,让企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来应对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
- 贸易便利化措施:简化通关手续,降低通关时间和成本。如推广“单一窗口”模式,让企业通过一个平台就能完成所有的进出口申报手续,减少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优化海关监管流程,提高查验效率,加快货物的通关速度。
市场拓展
- 开拓新兴市场: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各类国际展会,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或参加贸易展会,帮助企业拓展新兴市场。这些展会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产品和技术的平台,有助于企业结识新客户,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 跨境电商发展: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供物流、支付、通关等一站式服务,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例如,一些企业通过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直接销售到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手中,打破了传统贸易的地域限制。
产业升级
- 技术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例如,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 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协同效应和竞争力。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引导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广东的一些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的完整产业链,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金融支持
- 出口信贷支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投放,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满足企业在生产、采购、运输等环节的资金需求。例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一些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项目提供了长期低息贷款,帮助企业顺利开展出口业务。
- 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降低企业的收汇风险。政府可以通过补贴保费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保。当企业遇到海外买家拖欠货款、破产等情况时,出口信用保险可以给予一定的赔偿,保障企业的利益。
物流优化
- 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加强港口、机场、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例如,加快港口的自动化改造,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完善铁路国际联运网络,开通更多的中欧班列线路,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物流连接。
- 物流成本降低: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鼓励物流企业开展智能化物流配送,提高运输车辆的装载率和运输效率。同时,加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管,规范物流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的物流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