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车是有可能会自燃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原因分析:
相关案例
- 2024年12月17日下午3点左右,深圳前海壹方城商场负一层8区,疑似长城魏牌的“玛奇朵”SUV车型发生自燃。
- 2024年8月8日,江苏无锡,一辆行驶在路上的小鹏P7突然发生自燃。
- 2024年8月,长安汽车旗下深蓝SL03在行驶途中起火,短暂自行熄灭后又复燃。
- 2024年5月11日12时许,天津市一小区内一辆哪吒S起火。
自燃原因
- 电池因素
- 内部缺陷:电池企业在电芯制造过程中混入粉尘杂质、极片边缘毛刺,枝晶、析锂等,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引发自燃。
- 热失控:电池热失控是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最大诱因。不当的充电行为、车辆底部的托底、剐蹭或者长时间泡水,都可能触发动力电池热失控。
- 老化问题:电池的老化会导致锂离子迁移效率降低,增加热失控风险。
- 电路问题
- 线路故障:车身零配件中布置了密集的线束,如果某项制作工艺不够严谨,可能会引发短路,继而造成起火问题。
- BMS故障:电池管理系统(BMS)算法不完善或出现故障,就无法很好地对电池进行监控和管理,可能导致电池过充过放等异常情况,引发自燃。
- 外部因素
- 车辆碰撞:车辆遭受碰撞时,尤其是强烈碰撞导致电池包受损、电池内部结构被破坏,如电池被挤压、穿刺,会使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而发生短路,进而引发热失控和自燃。
- 高温暴晒: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电解液容易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当热量无法及时散发时,可能使电池温度过高,达到热失控的临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