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是否省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以下是一些纯电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省钱的原因:
- 购车成本:
- 价格较高:一般来说,同等级别的汽车,纯电车的造车成本因电池等因素比燃油车贵,所以其初始购买价格通常更高。例如,某知名品牌的纯电动车型起售价为30万元,而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可能只需20万元。即便有国家补贴和优惠政策,补贴额度也在逐年减少,消费者的实际支出仍然相对较多。
- 保值率低:电车的电池老化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二手电车的残值比油车低,很多车主在考虑换车时,会发现电车的贬值速度比油车更快。
- 使用成本:
- 公共充电费用高:如果没有自己的停车位以及充电桩,那么就需要借助其他的停车位进行快充,需要缴纳停车费、手续费、高昂的工业用电费,充满电需要花费几十元的费用,算下来成本与燃油车没有直接的区别。
- 充电不便产生的额外成本:充电桩分布不均,在偏远地区稀缺,甚至出现充电桩坏了无人修的情况。在城市中,出行高峰时排队充电也很常见。这可能导致车主为寻找充电桩或等待充电而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甚至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使用应急充电服务等。
- 维修成本:虽然纯电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机械部件,日常保养费用通常比油车低,但纯电车的电池维修或更换成本高昂。中保研发布的《汽车零整比体系》有统计,纯电车一般换电池费用在车价的30%-50%。
不过,如果满足一些条件,纯电车在长期使用中是可以省钱的,比如家里有固定车位并安装了充电桩,主要用于城市内短途上下班通勤,每年行驶里程较多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纯电车能耗低、保养便宜的优势,减少充电不便和电池衰减等问题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