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开电车既有方便之处,也有一些挑战,具体如下:
方便之处
- 充电设施逐步完善:各地不断加大充电桩覆盖力度,很多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了充电设施全覆盖,如陕西汉中、湖北孝感等地。部分服务区还会增配临时充电设备,如沈海高速平湖服务区引入移动充电桩,日兰高速泗水服务区安装移动应急充电仓,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充电保障能力。
- 充电服务质量提升:国家能源局组织有关方面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监测,指导各地加派引导人员、提前做好设备检修。一些服务区有工作人员现场调度服务,能减少车主充电排队时间,提升充电体验。
- 车辆性能与技术进步:如今电车的续航里程相比以往有了较大提升,很多车型的续航能满足日常高速短途行驶需求。同时,电车普遍配置的辅助驾驶功能在拥堵路况下能有效改善驾驶体验、减轻疲劳。
挑战方面
- 充电时间相对较长:即便快充技术不断发展,相比油车加油的几分钟,电车从电量较低充至较高水平通常仍需半小时甚至更久,尤其是在充电高峰时段,排队加上充电的时间会大幅增加出行时间成本。
- 充电桩资源易紧张:国庆期间高速车流量大,新能源汽车比例也在增加,服务区充电桩容易饱和,特别是一些小型服务区充电桩数量有限,即便大型服务区充电桩较多,但车流更大,排队现象较为常见,而且混动车型也会占用充电桩,使充电桩资源更为紧张。
- 存在里程焦虑:尽管充电桩覆盖率在提高,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或新开通高速路段的充电设施不够完善。此外,一些意外情况如堵车、天气恶劣等会增加电耗,导致实际续航里程缩短,让车主担心电量耗尽。
如果计划国庆高速开电车出行,需要提前通过相关APP或小程序查询沿途充电桩分布和使用情况,合理规划路线和充电时间,尽量选择充电设施完善的路线。同时,可考虑错峰出行或错峰充电,以减少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