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空调发电车是专门为旅客列车提供电力供应的空调车厢,其装有发电机、变压器等发电设备和值班人员办公室。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作用:为列车空调、通风、照明、电茶炉等设备提供电力,保证旅客在列车上能有舒适的环境,就如同一个移动的“充电宝”。
- 位置:运行时通常挂在列车的最前端或尾端,一列车一般附挂一节。
- 发展历程:20世纪50至80年代,我国铁路客车的照明、通风和广播设备大多依靠轴驱式发电机供电,空调则由车下柴油发电机组提供电力。80年代,25B型中短途双层客车应运而生,由空调发电车集中供电,标志着空调发电车概念的正式形成。90年代,随着25G型空调客车的推出,空调客车逐渐普及,空调发电车家族形成。后续在铁路提速和车型发展的推动下,又演变出KD25Z、KD25K和KD25T等型号。不过,随着铁路电气化和机车直供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动车组的普及,空调发电车的使用逐渐减少。
- 内部构造:内部分为操作间和机房两个区域。操作间主要包括控制屏等设备装置,用于监控和控制发电车的运行;机房的核心是3组柴油发电机组,是发电的主要设备,此外机房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如燃油箱、冷却系统等。
- 工作环境: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噪音,机房内温度较高,夏季最高可达70℃,噪音最高可达90分贝,乘务员在机房内进行检查和巡视作业时,要承受高温和高噪音的双重考验。
- 简写:空调发电车在我国的简写为“KD”,是拼音“KongtiaofaDianche”(空调发电车)的两个声母的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