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滴滴电车既有一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是否好做因人而异,以下是具体分析:
机遇方面
- 成本优势明显:相比燃油车,电动车的能耗成本低很多。一般纯电动的汽车百公里耗电15度左右,算起来每公里不到2毛,比燃油车油耗低了三倍甚至更多。如果纯粹在市内跑网约车,一个月跑6500公里,就能节省2600元左右的成本,效益比较可观。
-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乘客倾向于选择新能源网约车。而且,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庞大,已超过5.28亿人,为滴滴电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政策支持力度大:各地政府对新能源网约车有诸多支持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绿牌、不限行等。一些地方还规定新增和更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要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
挑战方面
- 充电设施不完善:充电桩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老旧小区,充电可能会比较困难。而且,充电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可能需要排队等待,这会影响运营效率,增加司机的时间成本。
- 续航里程焦虑: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续航里程有限的问题,特别是在冬季或开空调等情况下,续航里程会进一步缩短。这可能导致司机在接到长距离订单时有所顾虑,担心无法及时返回充电站。
- 车辆成本较高: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通常比燃油车高,虽然一些车企推出了网约车专用版本,电池质保时间较长,但如果车辆超出质保期后出现电池故障等问题,更换电池的成本较高。
- 行业竞争激烈:网约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除了滴滴,还有美团打车、高德打车、T3出行等众多平台。这些平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补贴等策略,这会对司机的收入产生一定影响。此外,随着网约车司机数量的增加,运力逐渐饱和,司机的接单量和收入也可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