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掉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成本下降
- 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电池是电车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车成本的30%-60%左右。近年来,电池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如碳酸锂矿石价格,2022年底约60万元/吨,到2023年底已跌到10万元/吨左右,这使得电池成本大幅降低,为电车降价提供了空间。
- 生产规模效应: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车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的固定成本,如设备、劳动力等,能够在更多的产品上进行分摊,从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使车企有能力通过降价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市场竞争激烈
- 抢占市场份额: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阶段,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众多车企纷纷采取降价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电车,尤其是在10万元左右的A级车市场,该市场是合资品牌油车的销量来源,国产新能源车通过降价来与油车竞争。
- 车企数量增加: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车企除了在技术、产品性能等方面进行提升外,价格也成为了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
- 技术进步与车型更新快
- 电池技术升级: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不断发展,快充技术的进步使得新车型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如一些新车型可以在半小时内充满电,而早期电动汽车需要4-5个小时才能充满电。技术更先进的新车型不断推出,使得老款车型相对落后,市场价值降低,从而导致价格下降。
- 车型更新换代频繁:电动汽车的平均车型更新时间只有10个月左右,相比传统燃油车4-5年的更新周期,电车的更新速度快很多。新款车型往往在性能、配置、智能化等方面更具优势,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新款,这使得老款车型不得不降价销售。
- 政策因素影响
- 补贴政策调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行业的发展,补贴政策逐渐调整,补贴标准不断提高,补贴金额逐渐减少。车企为了应对补贴政策的变化,可能会通过降低价格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 双积分政策:为了促进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实施了双积分政策。车企需要通过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来获得积分,以满足政策要求。为了达到积分目标,车企可能会采取降价等措施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